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天台山龙穿峡景区旅游。我是景区导游小 X ,在进入景区之前呢 ,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今天的整个游线安排。(导游图前)我们现在的位置在这里(在图上指出入口),然后经春秋轩、霞客坪,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 78 米 高的司马瀑,转过来就是五泄流泉景点,顺着栈道一路上去,近处是大小瀑布飞泄,怪石嶙峋,远处是奇峰竞秀!瀑布还没欣赏完,峡谷又接踵而来,戏凤坪有我们的茶室、小卖部等服务点,再往上就是高 80 米 ,宽 100 多米的大绝壁以及飞泄而下的龙穿瀑,还有龙穿潭、石门双插等等景点,然后到天池浴翠,在凝翠轩用午餐后,沿龙穿古道回到这里,整个游线是一条环线。由于时间关系,对景点介绍得非常简略,更多的风光就留给我们大家一起去欣赏吧。
台岳春秋 台岳仙踪 — 春秋轩 — 霞客坪 — 桐坑电站
(进门-台岳仙踪栏)现在我们进入了我们的第一区台岳春秋,“台岳”就指天台山,天台山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宗教名山,不但风光漂亮,文化更是渊源流长,它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国家 4A 级旅游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天台山十三个景区开发出来的却屈指可数,(国清寺、石梁飞瀑、琼台仙谷)天台山龙穿峡虽然刚刚开发不久,却因为她独特的山水资源、特别是众多的瀑布,而迅速“秀”压群芳,成为天台山景区中的新科状元,被人们称为“天龙八瀑”。为什么称天龙八瀑呢?在龙穿峡 2 个小时的游程中,您将领略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八个瀑布,天龙八瀑就是天台山龙穿峡八条瀑布的简称了。我们左手边的这条沟渠,是龙穿峡景区所在的水电站――桐坑溪一级电站的排水渠,这些水从沟渠流到下面二级电厂继续发电,桐坑溪电站总共有四级发电,细心的游客可能在上山的一路上都已经发现了另外的三级电厂。这里也算是深山老林了,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行走,会令人神清气爽,大家是不是感觉乘车后的疲劳也一扫而光了呢。(台岳仙踪文化栏前)各位团友,我们面前的这排木栏呢就叫做台岳仙踪,它记下了在天台山留下过足迹的多位名人,以及他们相关的介绍和诗词。这第一位呢我们称他为“仙山开拓者”葛玄,葛玄是台州道教的鼻祖,为什么说他是台州道教而不是全国道教呢?这是因为他在天台创立了“葛真君天台派”,唐玄宗也因此称天台山是“葛氏的天台山”。后来,葛玄家传的《古灵宝经》经过世代相传和发展,形成道教的一大宗派——灵宝派。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位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 他在天台山隐居三十多年,也是我们景区重点表现的人物。司马承祯博学多才,不但精通道术,通晓音律,还精书法、绘画,他所冶炼的剑以及镜子被古代的一些王公贵族视为珍品。而更为奇特的是,他还是武后、睿宗、玄宗三代帝王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武则天曾慕名召请司马承祯到洛阳讲道,要知道唐朝虽然信奉道教,武则天时,却崇尚的是佛教,她邀请司马承祯去洛阳,还留下一篇敕( chi )文赞美他的高贵品行,可见司马承祯的魅力非同一般。唐睿宗时,继续崇尚道教,对司马承祯就更为尊崇,他邀司马承祯到长安问道,并想留司马在朝廷辅政,司马承祯心在天台,坚决不做官,离开京城时,唐睿宗赐赠了宝琴,霞帔还满怀深情的写了一篇文章送别。到唐玄宗时,就更崇尚道教了,多次召见司马承祯,并由司马承祯度玄宗皇帝作了道士,玄宗文采风流,写下《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一直流传至今。司马承祯 80 高龄的时候在江陵结识了年仅 20 岁的李白,两人交情菲浅,李白在《大鹏遇稀有鸟赋》里面把自己比作欲展翅的大鹏,把遇见司马承祯当作自己一生的荣幸。等会儿我们在三友台会欣赏到这首诗。司马承祯一生成就很高,他道佛双修,并结合道、释、儒三教,开创了宋代理学之先河。司马在天台三十多年,弟子遍及南岳衡山和天台山,统称南岳天台派或天台仙派。他广交好友,与陈子昂、王适、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宋之问、卢藏用、毕构等都有交情,称之为“仙宗十友”。第三位是道教南宗祖师张伯端,他号紫阳真人,天台东林人,北宋高道,他的成就就是开创了中国道教南宗,与王重阳的北宗并称,后世尊为紫阳派,又称天台宗。他曾修炼讲学的桐柏宫,是海内外南宗道徒共奉的祖庭。第四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刚离开四川老家,在江陵(今天的武汉一带)遇到了天台高道司马承祯,受益匪浅,写下《大鹏遇稀有鸟赋》以自广,“以自广”的意思就是借司马承祯来抬高、宣扬自己。李白因司马承祯指引,三十年间到天台 4 次,写下了《秋下荆门》、《天台晓望》等十多首著名的诗篇。“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表达了诗仙深厚的台岳情缘。我们马上要到的春秋轩也是用的这首诗作门联。下面一位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他一生都在旅行,足迹遍及中国的名山大川。写成的《徐霞客游记》是游记文学中的瑰宝。他三上天台山,游记开篇就是《游天台山日记》,这篇文章现在已经列入《大学语文新编教程》,游记中“一瀑破东崖下坠。回瞰瀑背,内有龙潭在焉。”就是描绘的我们天台山龙穿峡景区的“龙穿破壁”景点。由于时间关系,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这五位大家,还有一些名人文化栏后面的“莅山名人”中都有罗列。我们现在经过的这座廊桥名为春秋轩,千年春秋,集于一轩,一轩中,无论是对联还是轩本身,都饱含着我们对千年天台文化和天台文化名人的崇敬和仰慕。眼前这块碧绿的草坪,叫霞客坪,一听就是纪念旅行大家徐霞客的,在徐霞客游记中,天台山被列为开篇之地。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霞客坪周围的整个布局,我们右手边呢是小卖部和景区管理用房,对面那座几幢楼房是电站的厂房,现在我们一起沿左边去我们的秀溪观瀑。
秀溪观瀑 秀湖 — 子微亭 — 司马瀑 — 仰水岩 —— 雨花滩
各位朋友,秀溪观瀑区有秀湖、子微亭、司马瀑、仰水岩、雨花滩等景点,这条清澈的溪流古代名为秀溪,秀溪水都是来自哪里呢?我们现在又多了一个探根溯源的任务了,好,大家过汀步时要小心,注意安全。(子微亭前)这座隐身林荫之间的亭子名叫子微亭,为什么称子微亭呢?刚才我们在介绍唐代高道司马承祯的时候提到,司马承祯字子微,子微亭就是一处纪念司马承祯的亭子。我们再来看看亭上的这幅对联“神追司马逐溪水,梦随太白入画屏”,意思是我们的灵魂随司马承祯、李白一同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追山逐水,司马、太白同时也是我们两条瀑布的名称,现在我们一起去司马瀑看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拐过这块大石头,我们就和司马瀑零距离接触了,司马瀑高 78 米 ,当年徐霞客是历经艰难爬到这里啊,刚刚惊喜的发现了这个大瀑布,仰头一看,却到处都是绝壁,所以在他的游记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坑穷,一瀑破东崖下坠,其上乱峰森立,路无可上 …” ,没路了,怎么办?只得从后山绕过去,这一绕啊大概绕了 78 分钟 35 秒,就绕到了山后,可能大家觉得奇怪,为什么我对他绕山的时间知道得这么确切呢?答案是我前几天也去绕过,呵呵。这样一来,我们马上就要进入的这一段精美的峡谷可能连徐霞客也没能欣赏过哦,如果霞客再生,是不是也会羡慕我们呢?好,我们现在进入了五泄流泉区。
五泄流泉 缭绫瀑 — 紫阳瀑 — 灵宝瀑 — 白鹤瀑 — 潇湘瀑
这里共有五折瀑布连缀而下,所以叫五泄流泉。我们现在看到是第一折缭绫瀑,为什么叫 “ 缭绫 ” 呢?(缭绫诗前)我们一起来读读白居易的这首缭绫诗就会明白了。“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wanqi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绫,是唐代一种名贵的丝织品 , 它光洁如玉 , 柔滑胜锦 , 称为唐绫。缭绫,是唐绫中比较费时费工的一种织品,产地在今天的浙江绍兴地区。是世所罕见的丝织品,连罗绡与纨绮这样的上等织品也没法跟它相提并论。那它像什么呢?白居易说它应该像我们天台山月光下的瀑布,看来天台山的瀑布确实名不虚传啊。好 , 缭绫瀑就欣赏到这里 , 现在我们一起随着这道被称之为“青云梯的”栈道去探访第二道瀑布 — 紫阳瀑。北宋高道张伯端号紫阳真人,是天台东林人,他年轻时离开天台到处问道,后来到了现在的四川,得到金丹秘诀,老年隐居天台,在桐柏宫修炼讲学,他的修炼方法就是炼丹,提倡悟真成仙,他还写了道教名著《悟真篇》,开创了中国道教南宗。由于他的这种修炼方法与后来北方的全真教教义吻合,所以张伯端被后人归入了全真教。紫阳瀑就是纪念张伯端的瀑布,大家仔细看看瀑布后面的岩石,嶙峋的岩石像不象一个常年修道的道人清瘦的棱角呀?再看那瀑布,潇洒飘逸,超凡脱俗,很有一点道骨仙风的味道 , 大家再往上面一点看 , 那突出的一块岩石 , 高高的大大的鼻子 , 深深的两个眼睛 , 还有头上那顶逼真的道士帽 , 对 , 他就是我们的紫阳真人张伯端。再往上走,就是我们的第三折瀑布 — 灵宝瀑了,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台岳仙踪的,跟大家说到的道教高人 — 葛玄?据传说呢,葛玄就是得了太上老君相赠《灵宝经》后,才开创了灵宝派。为纪念这位开创我们中国国教的创始人,我们称这个水帘悬挂的瀑布叫做灵宝瀑 , 旁边的这座险山我们称之为 “ 玄山 ” ,葛玄的玄,同时也是引用《道德经》中一句经语 “ 玄之又玄 ” ,把我们道教的创始人以及《道德经》博大精深的内涵都溶进了我们这座山里。等会儿我们再一起看看这座山究竟有多 “ 玄 ” 。大家站在这里是不是感觉到一阵阵凉风扑面呀?这个潭叫清风潭,面前这个水帘遮掩的幽洞叫做清风洞,刚才大家感觉到的凉意就是由清风洞吹出来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 , 右边水帘挂下 , 一路冲刷的那块奇特岩石 , 对 , 就靠外的那块 , 上面尖尖的 , 下面宽宽的 , 那像谁呢?据所有来龙穿峡的天台人都说:这是我们的天台的济公!!济公是天台人,在这里隐居也很正常嘛。大家再看我们石壁上所刻的这 “ 琴心三叠 ” 三字,这本为道家修炼的术语,是说修炼到一定程度,心神趋于宁静。李白在诗中续为 “ 琴心三叠道初成 ” ,而从缭绫瀑沿绝壁上到灵宝瀑,也正好形成三叠,这样,道家的修炼氛围和眼前瀑布数目合而为一,妙趣天成。好了,我们现在继续前行去看看玄山究竟玄在哪里。大家请看,对面玄山高至百丈,峭壁如削,简直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是一玄;再看那峭壁上的一条条石纹,就像一个个我们不认识的字,无奈之余,我们只能把它叫作 “ 天书 ” ,这是二玄;第三个被称为玄的呢,就是我们刚一步步走上来的栈道了,大家看,那条栈道顺着玄山峭壁蜿蜒而上,远远看去就感觉是悬在半空中的一样,那么我们刚才在这玄山悬道上行走,是不是也该称为玄人了呢!呵呵。站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回望一下我们的第四折瀑布,白鹤瀑,又称白鹤晾翅;上面还有第五折瀑布潇湘瀑,可是我们在此已看不到了,只能梦想着这瀑布是如何漂亮,所以我们又称其为 “ 梦锁潇湘 ” 。 现在我们到了第三区太白临风。
太白临风 三友台 — 青莲台 — 太白瀑 — 醉池
太白临风三友台、青莲台、太百瀑、醉池等等景点,在这个区的任何一个平台眺望,你都可以感到视野非常的开阔,就像站在云端。这个大平台叫三友台。为什么叫三友台呢?我们先来看看这棵树,一分为三,却又同气连枝,我们在这里把它比作司马承祯、李白和唐玄宗三个人的友谊,这三人关系蜚浅,唐玄宗簇信道教,曾多次邀请高道司马承祯入宫讲道,而李白年轻时放荡不羁,却极其佩服司马承祯,忘年之交,相逢恨晚啊,司马承祯也特别欣赏李白的才华,后来,李白进宫做官,也源于司马承祯在唐玄宗面前的引荐。而以后李白和唐玄宗的故事,则是世人皆知了,也留下了像《清平调》等千古流传的大作。我们现在继续往前面走,这里是青莲台,一是因为这平台的上部形状像一朵莲花,同时也取李白的号 “ 青莲居士 ” ,台上我们收罗了大诗人描写天台美景,赞美天台美景的一些诗词,有的还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我们一起再重温一下?这道小瀑布叫做太白瀑,太白瀑下的水池我们叫它醉池。喝醉酒的醉,大家都知道,李白不但是诗仙,还是个酒中仙,旁边这首诗:“诗仙高道两相知,鹤发欣逢少年时。 会须一饮三百杯,情似悬河入醉池。”,说的就是司马与李白二人见面喝酒的场景哦。我们刚刚在下面看到的 78 米 高的司马瀑呢就是从我们对面那个口子溢出去的,而我们现在所站的这个地方就是以前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所说的 “ 乱峰森立 ” ,无路可上的地方,现在我们已是 “ 如履平地 ” 了。这里视野非常开阔,脚下岩石却是凹凸有致,大家拍照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岩石上面这些竖立的石头是我们景区山体、水潭的大致分布图,对面那座叫明皇山,纪念唐明皇李隆基,左手边这座是纪念李白的叫青莲山,中间这座是纪念司马承祯的子微岭,身后这座就是刚才提到过的玄山了。
游龙戏凤 仙女石-戏凤坪-天然居-龙川濯足
看着面前这段树木掩映的溪流,就到了我们龙穿十景的第四景:游龙戏凤。一听这名字就非常有意思啊,那龙在哪儿?凤又是谁呢?大家请看,溪谷里这七道光洁的过水石,相依相伴,亲密无间,她们就是我们的凤了,当地人戏称它们为七仙女,这潺潺而来的溪水自龙穿瀑流下,穿过山谷,一路曼声吟唱,流经仙女石上的一条条缝隙,又像是故意和仙女们游戏,所以此景我们称之为游龙戏凤。对面就是戏凤坪以及我们的茶室天然居,天然居不但给大家提供休息的场所,还提供天台特产——天台山云雾茶,它的门联也非常有趣,“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是清朝时候,湖南长沙一家名店“天然居”的门联 , 回文妙对 , 堪称一绝。这种回文联现在也很多,有知道的朋友一会儿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哦。另外一绝呢,应该算我们天台特有的高山云雾茶,自古名山出名茶,天台山山高雾多,产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唐代陆羽的《茶经》里说:天台山的茶叶 “ 味清甘,不让他郡。 ” 天台山茶叶,是绿茶中的珍品,外形美观,香味浓郁,不仅为全国名茶之一,早在宋代已传到日本了。到天台山,看了天台的美景,我们的眼睛是满足了,可您不能偏心亏待我们的嘴啊,品一品天台山的云雾茶,能把天台山的味道也带回家了去。(留待茶室里调节气氛讲:刚才我们说到天然居有趣的对联,大家有没有想起来其他的回文联呢?不一定要自己作,熟悉的随手牵来的也可以的,比如大家熟悉的什么 “上海自来水 , 水来自海上” 、“僧游云隐寺 , 寺隐云游僧”等等,而最有名的应该算乾隆和纪晓岚在南巡时的对子,有没有朋友知道是怎么说的呢 ?说的就是我们浙江新昌最著名的一处景点,提醒一下,叫大佛寺的,对了,“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这些回文联既符合场景,又非常有趣。)
龙穿破壁 龙穿瀑 — 龙穿潭 — 石门双插
(离开天然居)现在我们沿溪逆流而上 , 轰隆隆的巨响已经在提示我们,又一个大瀑布即将呈现在我们眼前。刚才我们说到,许多年前呢,徐霞客也曾来到我们龙穿峡,并且留下了文字记载,但是当时的峡谷徐霞客还上不来,他只能绕过我们左边的这座玄山后面的小路绕到现在水库大坝的位置,这时,他看见了,看见什么了呢?别急,他的游记里有呢,他说(语调放慢)“坑穷,一瀑破东崖下坠,其上乱峰森立,路无可上。由西岭攀跻,绕出其北,回瞰瀑背,石门双插,内有龙潭在焉。”,如今,由于 70 年代桐坑溪大坝的修建,拦截了水流,瀑布已经少了当年的气势,但他所描绘的石门双插、龙潭等景点还一如当年。我们现在一道去看看。前面这道大瀑布是景区最壮观的龙穿瀑 , 龙穿瀑从高 80 米 、宽 100 多米的这道峭壁上倾泄而下 , 撞击在下面的岩石上,气势不减 , 每逢阳光斜射到飞洒的瀑布上时,还会看到一道七色的彩虹。大家看到瀑布旁边的石壁上刻有“龙穿破壁”几个大字,这块大大的绝壁就是龙穿壁了,那为什么叫龙穿破壁呢?是这石壁破了吗?其实啊,龙穿破壁既是这个分区的名字,也画龙点睛的提示了我们龙穿瀑里面更有景观,大家沿着沙滩再往里走走就可以看到了。大家请往上面看,那道弧形的大坝就是桐坑溪水库的拦水坝,徐霞客呢就是站在我们龙穿壁的顶上观看我们这里的,他所说的石门双插,也就是我们眼前这两道石门,石门之间的这绿茵茵的潭就是徐霞客所指的龙潭了,龙潭由于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冲刷,深不可测,修水库时,往里面堆积了数不清的废弃石渣,却依然深不见底。说到龙穿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年天大旱,天台的一位道士叫曹真人,他关心民间疾苦,看着这样的天灾,他非常同情天台受苦的百姓。曹真人有一位非常要好的佛教朋友,他法力高深,人们都称他为裘活佛,一天,曹真人邀了裘活佛一起到龙潭来为天台百姓求雨,曹真人求雨心切,一到这里呢就“扑通”一声跳下潭去取龙了。裘活佛法力高深,但有时不免有老顽童的性格,这时候,他看着曹真人一副急不可待的样子,两眼一转,就开始施展法术,他施行法术却不是帮助曹真人,那他是干吗呢?他把曹真人要取的龙罩住了,不让龙上来,这让在潭底取龙的曹真人急了,骑上龙背就穿岩而出,一穿就穿出了个龙穿峡;而在这时候,同情百姓的不光是曹真人和裘活佛,平时深处龙宫的小龙女也知道了人间的旱情,可是她没法说服老龙王下一场雨,于是,为解救百姓,缓解旱情带,在老龙王睡熟的时候,小龙女悄悄的偷走了龙珠,带着龙珠穿透岩壁 , 引水下山灌田浇地 , 旱灾后,她自己则甘愿留在潭中 , 守护着龙珠 , 以待贤者的出现,大家看到我们对面那块圆圆的光滑的石头了吗?那,就是小龙女守护的龙珠了。
石门叩关 观瀑台 — 剑台 — 镜台 —— 大坝锁关 — 回音壁 — 蛙跳 — 桐柏台
刚才在这里只能看到双曲拱坝的一小段,现在我们一路上去,到大坝顶去观赏大坝雄关,对整个龙穿峡来说,这座大坝就是一道巨大的关隘,而我们现在在这斗折蛇行的山道上一步一叩的爬到坝顶,其实就是一个叩关的过程,所以我们这个区域又叫做石门叩关,这个区有很多观景平台,有观瀑台、剑台、镜台等等,每个平台都能观赏到龙穿瀑,而观瀑台是观赏瀑布的最好的位置。剑台、镜台跟我们的自司马承祯又有关系了,我们之前说到,司马承祯是位多才多艺的道士,不但在修道上非常有成就,还精通冶炼,这估计跟道教的炼丹有莫大的联系了。他炼出的宝剑、铜镜都是王公贵族争相收藏的珍品,镜台、剑台也都是纪念他的。现在我们站的这个大平台,就是观瀑台,这里也是龙穿瀑的最佳摄影点。一路上来是不是感觉有点累了?拍照的朋友在这里拍拍照片,其他的朋友都来坐坐稍微休息下。其实照我看来啊,我们出来旅游就是劳其筋骨、饱其眼福的,大家说是吧?经常到优美的景区走走,不但陶冶了性情,还能延年益寿哦。好的,现在我们继续向前,这山路比较陡峭,大家慢点,注意安全。前面这个圆弧状的大坝就是我们的大坝锁观景点,再过来一点,大家可以在这里大叫一声,也可以拍拍巴掌,看看我们这个平台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明白了吧,这个点就是我们的仙人拍掌景点,仙人就是不同,发出的声音也是山跟谷和,仙气十足。前面那个突起的头尖尾大的是龙穿峡的一个龙角。据说龙穿峡是真的有龙,天长日久,龙头幻化为石头,可是在 69 年修上面这水库时,龙头被炸掉了,龙角一只被炸到了这里,另外一只还在上面的凝翠轩边上,等会我们一道上我再指给大家看看。大家随我手指的方向看看,那块峭壁上有一只什么动物在艰难的向上爬呀?是不是很像一只青蛙啊?好,现在大家请随我上大坝。站在大坝中间俯瞰我们的龙穿破壁景区又会是另一番景象。我们现在来到了桐柏台,可能这里让你感觉最深的就一个字:险。常言道,无限风光在险峰,这里也算我们今天游程的制高点了。站在桐柏台上可以俯瞰整个景区,还有周围的青山,对面那座山就是之前给大家介绍过的玄山,后面这座叫青莲山,我们所站的这座叫做明皇山,纪念唐玄宗唐明皇。而桐柏台是为纪念台岳的主神王乔子晋,王乔是周灵王的太子,相传天帝封他为桐柏真人,掌管吴越的水旱。
天池浴翠 天池 — 醉琼楼 — 凝翠轩 — 银河渡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来到我们的天池浴翠景点,这个区有双曲拱坝、天池、醉琼楼、凝翠轩、银河渡等景点。刚才一路上来,我已经给大家提到过我们的双曲拱坝,这道大坝是我们景区最 “ 人工 ” 的景点,坝型圆润优雅,整个大坝就地取材,用粗粒花岗岩条形石材建成,非常的牢固。大坝建成于 1969 年,坝高 48 米 ,坝顶弧长 94 米 ,最薄的地方只有 3.3 米 ,最厚的地方也只有 5 米 ,这是在国内水利史上都不多见的薄坝,也是全国首例双曲拱坝。当年建成后就被水电部授予了 “ 先进科技集体奖 ” ,当时的《人民日报》还刊登了大坝照片,接着全国又有 24 个省市的代表前来参观考察过,不但具有观赏价值,还非常具有水利价值。大坝锁住的这一池碧水就是天池浴翠的天池了,天池水色碧绿,两岸都是常绿阔叶林,多以松树为主。水库里有许多鱼类,有的是 69 年就放养下去的,没有任何人工的喂养,肉质十分鲜美,是龙穿峡的一道特色菜。各位,我们马上就可以到我们的醉琼楼用午餐了,醉琼楼原本是水库的管理用房,跟大坝一样年纪,外观透着一股子朴实劲儿,旁边的山顶上是凝翠轩,在凝翠轩可以一览天池、大坝、龙穿瀑、子微岭以及银河渡等许多景点,观景效果特别好。下一个景点就是银河渡,银河渡是三峡探险区的渡船码头,三峡探险在我们的水库里面,里面可以野营,可烧烤,周围有青青的山峦,旁边有清清的流水,有废弃的土屋,野味十足。日落西山时,照在只剩残垣断壁的小村落里,让人联想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在里面住住古朴的小木屋,也可以自己撑帐篷,还可以烧烤,自己动手,不能丰衣,却足以饱肚,这里是你跟大自然完全接触的地方,每时每秒都能感受到跟大自然完全融合的美妙感觉。喜欢探险的朋友,可以乘竹筏进去哦。
空谷鸟鸣 龙穿古道 — 鸣凤亭 — 森林浴场
现在我们沿龙穿古道慢慢走下去,让一路上的清幽赶走我们一路爬上来的疲劳吧,路边的树林阴翳,林中各种野生动物、野果多不胜数,有毛茸茸的小松鼠、跳来跳去的野鸡,还有很多种类的小鸟,大家现在听到的鸟鸣,就是这些小精灵唱出来的。这是我们的鸣凤亭,大家稍作休息,静下心来感受一下“龙穿新雨歇,鸟鸣空谷幽”,以及我们这森林浴场给你带来的清新感觉吧。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龙穿峡之行就要结束了,我衷心的希望大家能把我们景区带给你的美好回忆带走,把你对我们的意见或者建议留给我,等到大家下次再来的时候,我们将给您提供更周到、更完善的服务。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