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简介
·景区文化
·景区风光
·景区交通
·景区吃住
·景区票价
·景区导游词


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欢迎到锦绣黄岩风景区观光游览。各位远道而来,一路上风尘仆仆,请容我向大家道声“辛苦了”。现在已经进入景区,我们缓步慢行,一为稍作歇息,同时也为大家一一揭开锦绣黄岩的神秘面纱。
    黄岩怀古
    大家知道,黄岩是全国驰名的蜜橘之乡。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晏子在出使楚国时曾说:“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所以异者何,水土异也”。黄岩蜜橘不但是桔,而且是名桔,它的甘甜、醇美,就是得益于这里的片片沃土。它们如一匹匹锦锻长卷,而黄岩文化就犹如这长卷中的一颗翡翠镶嵌其中,熠熠生辉。我们右边的这栏木刻也就是纪念为黄岩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名人而修建的,从南宋先哲到当代名人我们在此都作了相关介绍,对历代贤士,我们都心怀仰慕,大家请看:
    方国珍(1319年-1372年),又名谷真,元末台州黄岩人,身长七尺,面黑体白,坚毅沉勇,力逐奔马,浙东民谣称其为海精。公元1348年,方国珍兄弟被官府逼迫逃亡出海举兵,为元末农民起义之始。国珍拥巨舰千余,据海道、阻绝粮运,元人由困至亡。二十年间与其兄弟子侄分守台、温、庆元三郡,保境安民。后降明,被朱元璋称为威行海上的英雄豪杰。
    罗适(1029-1101),字正之,号赤城,海游马家山人。自幼好学,治平二年登进士。元佑年间,任两浙节度史,深知台州水利以黄岩为紧要,他亲临黄岩,领导百姓疏导8乡官河90里,沟通大小支流936条,计长75万丈,并首创内河分段筑堤建闸,控制水量的办法,使黄岩“所出稻米甲于一州”。今黄岩、温岭尚存常丰、石湫、永丰、周洋、黄望诸闸遗迹。适还擅长诗文杂记,台州士人闻名于世,始自罗适。建中靖国元年八月十六卒,遗著《伤寒救俗方》一卷、《易解》、《赤城集》100卷。
    赵师渊,南宋人,字几道,号讷斋,曾定居在黄岩县城西街。淳熙元年(1174年),朱熹在黄岩江北樊川书院讲学,赵师渊跟随朱熹学习。朱熹深感史书的记载中谬误过多,就同赵师渊一起,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举历要》及胡安国《举要补遗》等书,简化内容,以目叙事,编成《资治通鉴纲目》。这本书的序和提要为朱熹所作,凡例是两人共同商榷而定,纲目分注59卷全部为赵师渊所写。由于流传的书籍中没有注赵师渊的名字,后人误以为此书是朱熹一人编写的。赵师渊自己著有《讷斋集》。
    黄岩地灵人杰,历朝历代的科举士子也多不胜数,我们以他们为黄岩的骄傲,并在对面石壁上的“金榜题名”榜刻上他们的名字,以示尊敬和感激。对黄岩当代名人,我们也在里一一列出,这里有革命志士,有科技精英,以及当代考上著名大学的莘莘学子们,我们在这里以这种方式感激他们为黄岩、为台州、为整个浙江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才情,同时也激励黄岩儿女继往开来,为家乡再增新辉。
    空山泛舟
    现在我们进入锦绣黄岩十景的第二个分区“空山泛舟”。请大家在过索桥的时候扶好扶索,避免过度摇晃。李白游庐山时曾感叹:“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感叹的“山中”也只是在半山腰,而我们现在却是名副其实的“身在山中”。大家可以环顾一下,这里壁立千仞,除了我们刚才进来的洞门,就只有我们头顶上这个小小的天窗了。看,天窗上还有一棵小树呢,它也喜欢我们“空山泛舟”,可是遗憾的是它只能看看,不能跟我们一起泛舟。像这样的天窗在我们整个游线中,常常可以看到,这就是当年采石工人凿下的第一斧。各位可能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小洞下面,居然有如此大一个瓮形石仓,这就是古代采石的奥秘所在。据说,石头在没有见到阳光和水的情况下是软的,采石工人可以任意切割石块。为了避免阳光和雨水使山中的岩石硬化,所以采石遗硐大都是头小肚大、空空如也。也正是因为这些天窗小洞,天长日久,雨露浸润,才形成我们下面这一片片迂回曲折的碧波水宕,这些水宕上面壁立千尺,石梁横挂,下面碧宕相连,却又路隘难通,游船在一个个幽深的水潭中行进,迂回曲折,时而抬头,发现自己就像在坐井观天,“无谓湖小,天在其中”,也别具情趣。小船可贯穿黄岩怀古、空山泛舟、仙人画壁、石锢天工四个分区,让你狠狠过上一把空山肚子里荡舟的瘾。这里就是我们的游船码头,有想体验一下在空山中漾舟的朋友,可以租条小船,一试身手,但要注意安全。
    仙人画壁
    这里岩壁倾斜,大家行走时小心碰头。刚才一路过来,我听到许多朋友已经对我们石壁上的神奇图案充满了疑惑,有说是人工画上去的,有说是天然形成的。我在这里先卖个关子,给大家讲一段我们黄岩的得名原因。黄岩原叫永宁,唐朝武则天天授元年,因黄岩山上有硕大的黄色岩石,就改永宁叫黄岩。这块黄石历史上也有记录,最早见于南朝刘宋时期孙诜著的《临海记》,文中大概意思是说:黄岩山上有石驿,三面壁立,两边有石步廊,触石云起,崇朝必雨;有四竿筋竹,风吹自垂,拂石皆净。如今这块黄色石在洋头东望的黄岩山上。虽说黄色石头在黄岩山上,可黄岩山附近,有许多山石都呈黄色,看来,近黄者黄,虽然到我们这里,已经不是整片的黄石了,可它也这样断断续续,遍布整个景区岩壁。在千仞银辉、平直如砥的峭壁上,如同一幅绝世壁画,空灵秀逸、气韵流畅。各位,现在请随我进入锦绣黄岩十景之四――石锢天工。
    石锢天工
    这里入口的洞比较低,个子高一点的朋友稍稍弯弯腰,该低头的时候我们也低低头,避免鼻子撞到墙上。石锢天工分区又有四个功能区,第一功能区主要展示我们源远流长的采石文化,第二功能区为演播厅,循环放映锦绣黄岩的风光片,第三功能区为大佛观光区,第四个是娱乐参与区。现在我们就进入采石文化展示大厅,这里有我们收集的历代劳动人民采石用的各种工具,古代的采石常用工具有简单的取土和剔土用具。对开采较大的石头,要有三角架、葫芦吊和运输工具。深处的石采,要机械配合人工采掘。当石材处于土层深处或浅层地下水中时,在采石工具上就相对要求较高,比如在人工采掘用具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取土的器械、吊车和排水工具等。这把就是劈山开岩用的的铁锤,这把是宽錾,这是扁錾、这是凿、楔以及铁锸,各位可慢慢一个个观察。如果有朋友觉得手痒痒了,也想过一把采石的瘾,不用着急,我们为大家专门配备了一个“愚公”移山区域,大家可到那里一试身手。好,各位我们现在进入景区演播厅,这里利用现代影像技术了解锦绣黄岩景区的整体风貌和古代劳动人民采石的工艺。看完以后,大家会对后面的游程有更加深刻的感触。现在大家可以在这里坐下来观看我们为各位准备的“视听大餐”,同时稍作休息。5分钟后我们进入下个功能区参观。
    现在我们进入大佛观光区,这座弥勒佛平放的一只脚背上可以同时坐两个人。有意思的是佛像的另外一只脚脚背向外,脚心朝里,大拇指和其余4个脚趾呈垂直状,我们有很多游客朋友试了很久也没做出这样的姿势来,大家也可以试试。我们这里考虑到景区的整体布局,没有准备香火纸钱,各位有要礼佛的,可以在蒲团上参拜参拜。
    帝王遗梦
    我现在带大家进入我们锦绣黄岩的“中国帝王博物馆”。“中国帝王博物馆”是中国福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雕塑家杜冰先生亲自设计,由东阳铁汉雕塑书院负责雕塑制作的艺术珍品,历时两年,投资300多万元。帝王宫全长220米。全区从原始社会到清代末期,塑造了1050余历史人物,帝王之全,历史表现之形象生动,在全国都不多见的。雕塑是按历史先后顺序放置,现在我们就一组组的欣赏过去,这里面也配备了自动讲解系统,大家可一边听讲解,一边欣赏。我们左手边的这组雕塑就是表现原始社会人们狩猎、生活的场景,虽然这些树上缠绕着一些巨大的蟒蛇,树枝上剑龙游弋,那边的滩涂里还趴着一只鳄鱼,虎视眈眈,可是人们却也生活得怡然自得,看来没有人与人之间压迫的社会,即使是洪水猛兽也不可怕。右边这组是我们熟知的后羿射日……
    洞庭观瀑
    经历了一番历史的洗礼,我们在这里透透气,呼吸一下二十一世纪的空气后,一起去感受一下飞瀑流泻的自然风韵。未见飞瀑,先闻瀑声,这一片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就来自于“清音瀑”。清音瀑高30多米,雨季瀑布厚实宽阔,从山顶倾泄而下,气势磅礴如银龙入水。旱季流量稍小,却另有一番飘逸妩媚的风韵,袅袅娜娜,款款而下。我们现在沿游步道从瀑布背后穿过,去对面的观瀑台再回瞰瀑布。大家跟着我沿这条栈道登观瀑台,这里悬崖临水,陡峭险峻,是不是很有一点跳台的感觉呀?不过是跳台您也不能现在就摩拳檫掌呀,这个潭的深度我们还没测过呢。这里是锦绣黄岩的最佳摄影点之一,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影。对面的听瀑台是天然的音乐茶座,大厅三面都是天然整块的岩石合围而成,音响效果奇佳,敞开的一面又可以观赏清音瀑,许多客人都喜欢坐在茶座里品茶、观瀑,听瀑布与岩石、瀑布与石宕撞击的交响乐。炎炎夏日,这里却凉爽无比,以前许多当地人经常到洞里来避暑纳凉,好多市区的朋友都专程驾车过来避暑。到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流光溢彩,这里又是夜游的主要场所之一,携一家老少,邀亲朋好友,一边乘凉,一边观景,其乐融融。由于夏季多雨,瀑布也特别壮观,飞溅的水珠在月光下朦胧一片,特别有味道。
    残山剩水
    “残山剩水”区是锦绣黄岩的“水石大盆景”,“谁言鬼斧神镂,竟是残山剩水”。这里是水石交融的文化。这里没有绚烂的鲜花,只有奇形怪状的石头和真真切切的采石留下的斧凿之痕;这里也没有和煦的春风,只有半池平展的绿水,和着浮萍点点,在水上飘零,更显出“人走山荒水空流”的意境。可是它就是那么真切、那么清高、那么自然、那么幽远。这是采石遗迹,也是一种不可再造的艺术。各位游客可以在这里多留一些照片,因为这里是锦绣黄岩的精华之一。
    石梁飞泄
    常言说: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媚。 从第一个景区“空山泛舟”开始,我们几乎是景景有水。大家仰头看看,这里又有一道神奇的飞瀑高悬于石梁之上,我们这个景区就叫“石梁飞泄”。大家再四处看看,这里是不是还有很多横空的石梁啊。大家猜猜,这些巨大的石梁是如何形成的?其实,这些石梁是采石后留下的巨大石柱,经多年的风吹雨打,坍塌而成。我们现在从这里下去,沿水宕里的浮桥从瀑布下穿过,大家不用担心这些石梁,它们是绝对的安全。
    天音流韵
    走到这里,天光骤暗,凉风习习,全身感觉清爽无比,悦耳的音乐在你的周围缭绕,现在我们已进入“天音流韵”,天音流韵长100多米,宽仅两米左右,两头空气对流,洞内就象一个天然的空调世界。洞里清音缭缭,走进来你会情不自禁的放慢脚步,让凉风、音乐带走一天的疲劳。走出洞口时,各位可以在那里休息一下 。如果说刚才的长洞象一条的胡同的话,那么这里就像一个四合院,周围都有很多休息的长椅,各位可以稍坐一下。这个地方也和我们看到的许多石仓一样,头小肚大,所以,即使下雨天,坐在这些靠边设置的长椅上也不用担心风吹雨淋。这洞口的顶上是我们的千年古刹隐居寺,隐居寺建于1300多年前,在佛教兴盛的宋代香火很盛,一度成为黄岩最大的寺院。现在寺庙还有多组建筑,可供游客烧香拜佛,祈求平安。
    古宕橘香
    还没走出美妙音乐的世界,我们已经闻到了柑橘飘来的香气了。前面就是我们景区的最后一站“古宕橘香”。众所周知,黄岩是“中国蜜橘之乡”,黄岩蜜橘以其“色、香、味”三绝,饮誉海内外。大家也知道,黄岩的蜜橘甘甜味美,不知道各位可否还知道,黄岩还是世界最古老的柑橘产地之一,被誉为“世界柑橘的始祖地”。黄岩柑橘栽培历史悠久,约在公元前3世纪就有柑橘记载,距今有2300年。据三国时《临海水土异物志》记载:当时黄岩一带已有野生金柑。到唐代,黄岩乳橘已被列为贡品,唐宰相武元衡曾写诗道:“风景轻吴会,文章变越谣;烟林繁橘柚,云海浩波涛”。漫长的柑橘栽培历史,在黄岩形成了十分独特的橘乡景色。那时城邑四周,尤其是沿澄江一带,一望皆橘柚之园。千株万株,漫无边际。阴历四、五月间,橘花开放,花香四溢,满城春色,美不胜收。八、九月间,橘子次第成熟,果实“累累下垂,殷红可爱,不啻如火球之照炽”。夏、秋荷尽菊残之后,便数橘林风光最美了。真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每位品尝过黄岩蜜橘的人,无不对之津津乐道。1953年毛主席在接见一位黄岩籍舞蹈家时说道:“黄岩蜜橘,很有名哟!”我国第一部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作者陈景沂是黄岩人,博闻广识,他说:“但知乳柑出于泥山,独不知出于天台之黄岩;出于泥山者固奇,出于黄岩者尤天下奇也。”黄岩橘又有许多优良品种,而乳橘则是古代橘子的品种。现代黄岩有早橘、本地早、朱红、槾、温州蜜柑、椪柑等。而早橘、本地早、槾是黄岩特有品种,早橘则在黄岩蜜桔中首屈一指,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
    如此甜美的黄岩蜜橘,怎少得了传奇故事的捧场。据说橘子从前是仙界百果之王,能治百病,奉为圣果。王母娘娘要将它囚禁瑶池,独自享用。它得到消息,逃到人间,在黄岩扎下根来。王母一赌气,封蟠桃为百果之王,并派猪怪到下界去毁灭橘子。黄岩种橘起初在岱石山下面的澄江边。桔农们种了橘子,马上就被海底爬上来的乌猪破坏掉。橘农们铁了心,一定要让橘子在黄岩开花、结果。橘苗种了被毁,毁了他们又种,父父子子、子子孙孙,坚持了七七四十九年。这种顽强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派来了石将军。这一夜,乌猪刚刚窜出江面,山上的巨石突然裂开,跳出一石大人,手举神杖,一杖击毙了乌猪。石大人这一杖有万钧之力,江水都被击断了。后人就叫这地方“断江”。乌猪顺流飘到海门关外,成了椒江口的一座小岛。从此,澄江两岸人民安居乐业,橘树成林,成了著名的蜜桔之乡。石大人也忠于自己的职守,屹立在岱石山上,顶风冒雨,守卫着美丽的橘乡。因天帝拍来的,所以也就称“皇岩”,后来民间就谐音称:黄岩。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锦绣黄岩之旅即将接近尾声了,但是黄岩如锦似绣的地方还远远不止这一处,黄岩上郑乡的黄岩大瀑布风景区是一处省内罕见的大型瀑布群,经有关专家考察后认定是“浙南第一大瀑布群”。景区内自然风光原始,其中黄岩瀑高度约130米,宽约20米,气势雄伟,瀑瀑如画,颇为壮观。在临别之际,我要代表所有黄岩人给大家送上一份“请帖”,欢迎大家再次光临!
 
 
 

Copyright© 2001-2003版权所有 绿客旅游网
E-mail:greenguest@126.com


地址:宁波市华泰街39弄中山名都A座1304室 邮编:315040